> 疾病百科 > 康复科

这才是后续!原来你是这样的广中医三院......

养生心得分享 康复科 2024-10-30 19:33:5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近日,广中医三院的一篇新闻报道《老人在ICU外守通宵,这位医生发了条朋友圈......》发出后,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微信公众号争先报道。该内容瞬时被广中医的师生和许多网友刷屏。

突如其来的噩耗,压垮了这一家

广中医三院ICU近日收治了一名确诊脑出血并需要立即手术的年轻小伙。术后,他被送到ICU进行观察治疗。

然而,医护人员却发现连续几个晚上有位老人都孤零零地通宵坐在ICU门口,神情落寞。

△老人独自坐在ICU门外

在医护人员的询问下得知,老人家是患者的父亲。一直不肯离开ICU一方面是担心孩子的安危,另一方面家庭困难的他当前“无处可去”。

“老人的爱人和小儿子都卧病在床,这些年靠大儿子独自在广东打工,撑起了整个家。接到大儿子脑出血的消息,全家人感到‘天都塌了’。家里唯一能走动的老人,赶忙只身前来广州。”李医生说道。

大医精诚:用专业与关爱重燃希望

见此场景,在ICU见惯生死的医护人员一下子泪目,他们纷纷自发为老人家提供餐饮;特别开通绿色通道,请老人家到家属接待室休息。

△ICU护士给患者父亲送餐

ICU主任李辉也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家里唯一健康的儿子,脑出血躺在ICU,老父亲长途跋涉来到,没钱住宿,吃饭都成问题,家里还有患病的老妈和小儿子......”

△李辉主任的朋友圈

医院了解情况后,饭堂主动承担了老人的三餐,急诊留观病房腾出一张病床给老人过夜,不少医院的同事和李辉的亲友以各种方式向这一家伸出援助之手,大家尽己所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患者父亲在急诊留观病房过夜

△医院医护人员、饭堂工作人员精心照顾

△爱心人士善举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老人家的儿子在住院22天后,于10月15日顺利出院。

“感谢你们的付出,我们会一直牢记在心!”不善言语的父子在出院时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最新后续:这把爱心火炬仍在继续传递

中国现代作家冰心写下:“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使得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

冰心的故事是美的故事、爱的故事。而发生在广中医三院这些善举,则更像是对于医者仁爱的诠释,也是当今社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一次例证。

截至这篇稿子发出时,我们了解到,就在这对父子返乡途中,医护人员已与患者所在地村委取得联系,拜托当地继续关注和照顾。“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医院与医生,你们的付出铭记于心,由衷的感谢!”村干部说道。

△医院ICU医护人员与村干部的聊天记录

是的

其实这段发生在医院ICU的暖心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这把爱心火炬仍在继续传递......

李辉说,在ICU,医生见证了很多生离死别,但这不代表我们会变得冷漠,而是在面对危急情况时更加从容,自己从医的初心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他经常告诉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薪火明德:“成长恩师”言传身教

“要把病人当家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9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王梓萌在一次和辅导员的对话中说道,他清晰地记得李辉在他们大三见习时一次岗前培训中说过的这句话。

△学院举行 “薪火明德 · 成长恩师” 拜师礼

因为学院“薪火明德”品牌思政项目,他与李辉进行结对。从那一刻起,李辉成为了王梓萌的“成长恩师”。

“李老师给我们上过课,我知道他是医院的科主任,但是依旧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培训时对每一处动作和手法的教授都非常耐心仔细。”在与学院辅导员谈心的过程中,王梓萌回忆起这些点滴。

当辅导员问及人生目标时,王梓萌说,“把病人当家人”这句话对自己启发很大。作为一名订单定向医学生,他想在大学期间打牢基础,到基层服务时,能按《大医精诚》要求的以及老师们身体力行的那样“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成为一名好医生。

精诚济世:三院学子的“新名片”

01.

2017级本科生廖广志

2021年11月的一天晚上,三院2017级本科生廖广志在和同学在江边聊天散心。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呼喊声,在确认有人失足落水后,他一边让同学拨打110、120救援,一边确认下水救人方案。因为贸然下水救人风险很大,于是他又在旁边找了一些竹竿试图递给落水者。

由于芦苇丛太多,现场非常昏暗,加之救人心切,廖广志不小心踩到岸边的石头,崴到了脚。但在听到警笛后,他仍强忍着疼痛跑出去将警察带到现场救援。

放心不下的廖广志事后还跟120一起去到医院,与急诊的医生将落水者送去抢救室输液。经过抢救,落水者的生命最终保全。

在简单处理完自己的伤口后,他便默默地离开了医院......

02.

2022级研究生郑泽炜

2022年5月16日,K436次列车在广州站开车后,一名乘客不慎摔倒,磕破头皮,血流不止。列车立即广播寻医救治。

此时,广中医三院2022级研究生郑泽炜恰好在列车上。他听到广播后,立即赶往现场。在查看伤者伤情后,他通过列车药箱的消毒液为伤者消毒,用药物、纱布、三角巾、绑带等为伤者包扎止血救治。

△列车长特地向我院发来感谢信

在陌生的环境里,郑泽炜单独为患者施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按压。“我胳膊都酸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列车中途停车将患者转运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后,郑泽炜才回去休息......

这样的故事在三院还有很多~

我们相信

有大学的支持、有心怀家国的学子

有仁心仁术的医护人员、有学生成长路上的“恩师”

三 院

必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

“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

有岭南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

三 院

定能早日建成

“百姓信赖、员工幸福、政府满意”的高水平中医医院!

(通讯员:王校宇、李龙浩)

以上就是关于《这才是后续!原来你是这样的广中医三院......》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坐车一千多公里送锦旗 独守ICU门口老人暖心后续来了

11月8日清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还是静悄悄的。一个熟悉的身影,形单影只地出现在医院的大门口。没有人陪伴,也没有过多的行李,原来是之前从ICU出院的患者龙某的老父亲,再次来到医院。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jibing/kangfu/4102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