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科普 > 内科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三

养生心得分享 内科 2024-10-21 17:08:46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三   治疗   推荐   意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三:

  7.胃肠受累的诊断:应通过内镜或影像学确认胃肠道受累,以排除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炎症性肠病和感染(如结核)。

  8.难治性/严重胃肠道受累:如患者胃肠道出现穿孔、大出血和梗阻应紧急行手术探查。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改善疾病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硫唑嘌呤)进行治疗;病情严重和/或难治性患者应考虑使用单抗类TNF-α抑制剂和/或沙利度胺治疗。

  9.神经系统受累:急性发作的脑实质受累,应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随后逐渐减量,并同时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治疗。这种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环孢素A。单抗类TNF-α抑制剂应考虑作为严重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或在难治性病例中应用。首次发生的脑血管静脉血栓形成,应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随后逐渐减量。同时可短期使用抗凝药物。而对于颅外血管疾病,则需进行筛查后再行确定。

  10.关节受累:出现急性关节炎的患者治疗首选秋水仙碱;而急性单关节炎患者可关节内糖皮质激素注射;硫唑嘌呤、干扰素-a、TNF-α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复发性或慢性关节炎。

以上就是关于《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三》的全部科普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白塞病的中医认识

白塞病的中医认识: 白塞病在中医学称之为“狐惑”,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其记载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认为是一种温毒病。其病因为湿热毒气或阴虚内热。在症状方面强调口、眼、外阴溃烂是本病的特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明确指出,本病“皆湿毒所为也,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变成斯病”。元代赵以德提出本病的发生乃湿热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863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