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分为7个步骤,即准备、消毒、插导尿管、注入药液、拔出导尿管、卧床休息、排出药液。
1、准备:医生会提醒患者在接受膀胱灌注治疗前两小时内不要饮水。开始进行灌注时,患者需要采取仰卧位,要暴露会阴部位。
2、消毒:医生需要先佩戴无菌手套,然后使用棉球蘸取碘伏对会阴部以及尿道口进行消毒。
3、插导尿管:需要使用镊子夹取导尿管,缓缓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目的是将膀胱里面的残余尿量排干净。
4、注入药液:需要将药物通过导尿管注入患者的膀胱内,然后再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目的是将导尿管内残留的药液也全部注入到膀胱内。
5、拔出导尿管:完成药物注入后,需要慢慢将导尿管拔出。
6、卧床休息:患者需要遵医嘱采取不同的姿势卧床休息,使药物和膀胱四周黏膜组织充分接触。
7、排出药液:到达药物保留时后,患者可适当活动和多喝水,使药液自主排出。
膀胱灌注治疗常用于术后腺性膀胱炎或膀胱肿瘤的检查和治疗,也可用于膀胱止血和缓解膀胱痉挛。患者做过膀胱灌注治疗后,不建议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膀胱。
以上就是关于《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尿道流脓一般多久会好
尿道流脓一般在一周到两周会好,具体的时间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一周尿道流脓通常是指经尿道口流出脓性的分泌物,大多是由尿道炎症所导致。如果为非特异性的尿道炎所导致,可遵医嘱使用相应药物来治疗。多数人群用药一周,尿频、尿急等可以逐渐缓解,尿道流脓的症状也可以逐渐改善。2、两周如果尿道流脓后未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发展时可能会导致病程延长。此外,对于淋菌性尿道炎的人群,在发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水肿、糜烂,引起流脓、疼痛等现象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wk/17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