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科普 > 内科

患直肠癌的27岁年轻女性,经免疫治疗后手术达到缓解

养生心得分享 内科 2024-05-11 19:41:26 直肠癌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一、初次面诊

这位年轻女性患者自2021年4月起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带血和排便困难,直肠指诊在距离肛门7-8cm处可触及直肠腔内质硬肿物,该肿物活动性较差。收治入院后完善肠镜及活检提示直肠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提示直肠癌体积较大且局部侵犯,需进一步进行综合诊疗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会诊讨论。

患者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提示直肠癌体积较大且局部侵犯

二、治疗经过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一个家族内三代人即有多个直系亲属的肿瘤相关病史,考虑有遗传性肠癌可能,遂建议患者完善基因检测,证实存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家族中MLH1的胚系突变,明确为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

患者基因检测提示存在MMR基因家族中MLH1的胚系突变

三、治疗效果

林奇综合征患者虽然容易罹患各个系统的恶性肿瘤,但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可导致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适宜人群。该年轻女性患者正是在明确诊断后,我们果断予以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I)输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三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继而序贯手术,术后病理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

患者免疫治疗后直肠癌明显缩小

术后病理提示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

四、注意事项

这位患林奇综合征的27岁年轻女性,经相关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好转,这让人感到高兴。同时,也警示我们,林奇综合征作为一种遗传病,需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林奇综合征,MMR基因胚系突变检测是诊疗的金标准。目前临床已证实MMR基因家族中MLH1、MSH2、MSH6或PMS2基因上的杂合性致病突变,以及EPCAM基因缺失突变是导致林奇综合征的分子机制。国内外多项共识和指南在确诊林奇综合征的流程中均将MMR基因胚系突变检测作为最终的确诊依据。

五、个人感悟

林奇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且平均发病年龄较为年轻,就像此次案例中的患者,年仅27岁就被查出患有林奇综合征,这值得我们关注。多数林奇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多处原发肿瘤,尽早确诊林奇综合征并进行必要的遗传咨询和随访干预,有助于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对于林奇综合征综合的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患直肠癌的27岁年轻女性,经免疫治疗后手术达到缓解》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男性结肠癌腹腔转移,经治疗达到阶段性治愈

56岁的中年男性,因右下腹痛一年多而于外院就诊诊断为结肠癌,术中探查证实腹腔转移而未予切除,姑息性化疗后肿瘤仍发展,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及评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经综合治疗达到阶段性治愈的目标,整个治疗过程体现了“患者充分信任,医生不言放弃”的积极和谐的医患精神。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9043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