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女性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经分期手术治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一、初次面诊
这位58岁的患者自2011年开始即逐渐出现腹泻(每天排便次数4次以上)、水样便、便血、排便不尽、贫血等系列症状,开始以为是一般的“结肠炎”而未予以充分重视,仅口服抗生素、止泻药等,结果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而逐步加重且伴有皮肤、黏膜等其他肠道外不适表现,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而开始生物制剂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曾一度好转,但因部分药物的继发失应答仍症状反复。遂于在2021年3月再次因溃疡性结肠炎而来我院就诊。考虑患者病史较长,范围广泛,炎症持续重度活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我们就分期手术方案向患者做了详细说明,分析利弊,消除患者的手术负担后,患者接受了我们治疗方案,遂收治入院拟行手术。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们给予患者肠镜、肠道彩超和腹部CT检查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全结肠型、活动度重度)。手术指征明确,我们详细评估了患者的身体情况后,择期于全麻下行一期手术,即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的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保护性回肠造口术,一期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三月评估吻合口愈合良好,遂按计划行二期手术,即回肠造口还纳术。
患者肠道彩超结果
患者腹部CT结果
患者一期手术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的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保护性回肠造口术
三、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方式包括切除病变受累肠段以及恢复肠道连续性两个部分。顾名思义,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部位就是在结直肠,因而切除病变受累肠段就是切除全部结直肠,再通过构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恢复肠道连续性的同时保存适宜的肛门功能。南方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在自主研发的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操作通道平台(SILS)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完成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让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容更好、功能更全。该名患者即通过分期手术,既完成了病变结直肠的切除,又保存了良好的控便排便功能,目前患者每天排便次数正常,生活质量良好,体重增加,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四、注意事项
经过一系列治疗,这位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状态慢慢变好,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患者出院之前,我们叮嘱她出院后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注重饮食卫生,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同时应调节好情绪,避免心理压力过大,还要定期回院复查。
五、个人感悟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的信任以及康复出院时的喜悦,让我始终如一地坚持在临床一线。同时,我也深有体会,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溃疡性结肠炎并不仅仅是内科疾病,微创手术作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理应发挥重要作用。而南方医院自主研发的SILS平台之上的TPC IPAA做到了极致微创,将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58岁女性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经分期手术治愈》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30岁男子结肠肝曲癌经抗肿瘤免疫治疗后获得手术切除
一名30岁男性因“腹胀、便血三月余”于我院就诊,诊断为结肠肝曲癌,因肿瘤体积较大且侵犯邻近十二指肠不适宜直接手术,完善基因检测证实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分子特征,继而先予以抗肿瘤免疫治疗后达到了良好的肿瘤退缩的转化效果,再序贯手术切除,获得了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治疗结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9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