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摘要:一个60岁的男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十余年,传统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期间症状控制尚可,但一直忽视了定期复查和肠镜随诊,近来因排便不畅行肠镜检查见横结肠局部肠腔狭窄,活检提示癌变,其余结肠亦有多处上皮内瘤变,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并癌变。于我院接受分期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早期癌变,不需辅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0岁
【疾病类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癌变
【就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03月
【治疗方案】一期手术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的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保护性回肠造口术,二期手术行回肠造口还纳术
【治疗周期】整个治疗周期三月,期间分两次住院
【治疗效果】术后病理提示早期癌变,不需辅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一、初次面诊
这是一位60岁的的男性患者,因“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十余年,排便不畅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最早是于2009年开始出现脓血便,2-3次/日,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于口服美沙拉秦4月后好转停药;后2011-5复发,遂长期服用美沙拉秦治疗;期间曾有间断的脓血便加重和腹痛发热,均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激素灌肠等对症处理后好转,期间未遵从医嘱复查肠镜;近一月来排便不畅,患者自觉腹痛症状与既往不同,遂安排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们予患者完善普通肠镜、超声肠镜、病理活检和腹部CT等各项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多处癌变或上皮内瘤变。手术指征明确,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我们就分期手术方案向患者做了详细说明,分析利弊,消除患者的手术负担后,患者接受了我们治疗方案。
患者普通肠镜、超声肠镜、病理活检均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多处癌变或上皮内瘤变
腹部CT可见直肠壁异常增厚和强化
三、治疗效果
我们详细评估了患者的身体情况后,择期于全麻下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的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手术顺利;术后三月评估吻合口愈合良好,按计划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病理提示早期癌变,不需辅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肠镜随诊无储袋炎表现。该名患者通过分期手术,既完成了病变结直肠的切除,又保存了良好的控便排便功能,目前生活质量良好。
患者一期手术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的全结直肠切除(TPC)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保护性回肠造口术
四、注意事项
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很高兴患者的病情慢慢好转,可以平安出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确诊10、20、30年后罹患结直肠癌的累积风险分别为2.1%、8.5%和17.8%;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肠道狭窄的发生率为14.2%,且狭窄位置亦常是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高危部位。对于广泛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累及结肠脾曲近端),建议其在发病8年后即开始接受内镜检查,并保持每1~2年进行一次规律的结肠镜监测。该名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较长,正是因为忽视了定期的肠镜随诊,而导致肿瘤发生且不自知,所幸及时就诊和手术干预,才不至于影响预后。
五、个人感悟
患者刚入院治疗时,状况不是很乐观,经过一系列治疗,患者的状态逐渐变好,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一般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高危因素包括结肠疾病的严重程度、全结肠炎、诊断年龄低、炎性肠病家族史、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病程迁延等。溃疡性结肠炎内镜监测应当包括整个结直肠,每隔10cm肠段于四个象限各取随机活检两份组织送检,还要包括可疑病变的定向活检。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属于绝对手术适应症,而全结直肠切除(伴或不伴IPAA)适用于癌变、伴有非腺性不典型增生相关病变或肿块以及高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以上就是关于《男性因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结肠癌经手术可治愈》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60岁男性因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结肠癌,经手术临床治愈
一个60岁的男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十余年,传统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期间症状控制尚可,但一直忽视了定期复查和肠镜随诊,近来因排便不畅行肠镜检查见横结肠局部肠腔狭窄,活检提示癌变,其余结肠亦有多处上皮内瘤变,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并癌变。于我院接受分期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早期癌变,不需辅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9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