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科普 > 内科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

养生心得分享 内科 2023-04-09 07:04:04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   风湿热   中医   辨证论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

  痰瘀热痹证

  主要证候:关节肿胀刺痛,肌肤发热,经久不愈;或关节变形,活动不利;或皮下结节,红斑色紫黯,舌质黯,有齿痕,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而黏腻,脉多弦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祛瘀通络。

  方药:痰瘀痹痛汤加减。桂枝,获苓,制南星,浙贝母,当归,炮山甲,地鳖虫,片姜黄,马鞭草,忍冬藤,鹿衔草。诸药合用,祛痰化瘀,清热通络。加减:若湿重,加防己、薏苡仁;热重,加丹皮、知母;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

  6.心痹实证

  主要证候:持续低热或中度发热,昼轻夜重,身热早凉,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巩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浮肿等;舌质红或黯红,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细数或疾或结代。

  治法:清营解毒,救心开痹。

  方药:参珠救心丹加减。西洋参,丹参,苦参,珍珠粉1g(冲服),蚤休,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丹皮,菖蒲,郁金,天竺黄

  。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养心开痹。若风湿热心脏炎或心内膜炎出现急性心衰时,应改用参附龙牡汤,并中西医结合救治。

  7.心痹虚证

  主要证候:两颧潮红,心悸气短,疲乏无力,低热,胸闷,心前区不适,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巩膜充血及鼻腔出血;舌质淡红或黯红少苔,脉细涩或结或代。

  治法:气阴双补,养心活血。

  方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桂枝,生地,阿胶,大枣,生姜,丹参,川。诸药合用,有补气阴,活心血之功。

  加减:若气虚甚,加黄芪、白术;阴虚甚,加石斛、枸杞子;血瘀甚,加红花、赤芍。以上方药,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可连服2剂。

以上就是关于《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的全部科普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风湿热的西医治疗

风湿热的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如下四方面:去除病因,消灭链球菌感染灶;抗风湿治疗,迅速控制临床症状;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改善预后;实施个别化处理原则。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剌激。 2.抗生素应用:目的是消除咽部链球菌感染,避免RF反复发作。迄今为止,青霉素仍被公认为是杀灭链球菌最有效的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可改用头抱菌素类或红霉素族抗生素和阿奇霉素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865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