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科普 > 内科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二

养生心得分享 内科 2024-02-26 05:43:11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二   风湿热   中医   辨证论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二:

  3.寒湿热痹证

  主要证候:体内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致热痹兼夹寒湿,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兼见恶风畏冷,得温则舒,关节晨僵、活动后减轻;舌质

  红、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紧或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祛风散寒。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杏薏甘草汤化裁。桂枝,炮附子,麻黄,防风,杏仁,白术,薏苡仁,白芍,知母,鸡血藤,忍冬藤。全方共奏化湿清热,祛风散寒之功。

  加减:若寒痛甚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热重,加生石膏、丹皮;虚者,加用黄防己汤。

  4.阴虚热痹证

  主要证候:低热,午后潮热,倦怠乏力,口干口渴,鼻妞,心悸,烦躁,关节肌肉肿胀灼热疼痛,脉细数,舌质鲜红,少苔。

  治法:育阴清热,通经活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北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白芍,知母,龟甲,丝瓜络,地骨皮,钩藤,地龙,天麻。加减:若心气不足,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心烦不寐者,加酸枣仁、生龙牡、胆南星;便干者,加何首乌、桃仁。

以上就是关于《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二》的全部科普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

风湿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三: 痰瘀热痹证 主要证候:关节肿胀刺痛,肌肤发热,经久不愈;或关节变形,活动不利;或皮下结节,红斑色紫黯,舌质黯,有齿痕,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而黏腻,脉多弦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祛瘀通络。 方药:痰瘀痹痛汤加减。桂枝,获苓,制南星,浙贝母,当归,炮山甲,地鳖虫,片姜黄,马鞭草,忍冬藤,鹿衔草。诸药合用,祛痰化瘀,清热通络。加减:若湿重,加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nk/2865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