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科普 > 常见性病

血清抗体检测能查出梅毒吗?梅毒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养生心得分享 常见性病 2025-01-17 10:45:50 梅毒   梅毒的分期   梅毒的表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梅毒血清试验是用于梅毒疾病的诊断试验。根据使用的抗原,梅毒血清测试分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测试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测试。临床上,两种结果均为阳性,可确诊为梅毒感染,即现症梅毒,需开始治疗梅毒。

梅毒血清测试如何

根据使用的抗原,梅毒血清测试分为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测试,以心磷脂为抗原,测定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也称为反应素。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容易发生生物学假阳性。早期梅毒患者经过充分治疗后,反应素可以消失,早期未经治疗者到晚期,部分患者中的反应素也可以减少或消失。目前一般作为筛选和定量试验,观察疗效、复发和再感染。

1。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注意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为抗原,可进行定量和定性试验,试剂和血清标准化,费用低。这种方法常用,操作简单,需要用显微镜读取结果,缺点是梅毒的敏感性不高。

2。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VDRL抗原改良,敏感性和特异性与VDRL相似,优点是肉眼可读结果。

3。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璃试验(USR)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和特异性与VDRL相似。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以活或死的梅毒螺旋体及其成分为抗原测量抗螺旋体抗体。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一般用于证实试验。该试验是检测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即使患者经过充分的治疗,也能长期存在,终身不消失,血清反应仍然阳性,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疗效。

阴虱病患者吃什么好?阴虱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阴虱病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出现的性病之一。之所以叫性病,是因为阴虱病传染途径基本为性接触传染。许多的人因为与阴虱病患者进行了接触都感染上了阴虱病。阴虱病患者要注意生活的饮食,有的食物会导致阴虱病的加重。那么,阴虱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阴虱病患者吃什么好?我们都知道,饮食是靠寄生在人体

梅毒的分期表现是什么

一、一期梅毒 本期皮损为硬下疳,为1cm左右单发的圆形或椭圆结节,境界清楚,基底深在硬度似橡皮或软骨样,无自觉疼痛或压痛;表面平坦,浸润明显,中央有溃疡,初期淡红色,晚期变为灰色;硬下疳疮面分泌物多为浆液性,内含大量螺旋体,传染性很强;个别病人可以出现2个以上的硬下疳,但少见。

硬下疳发生在男性冠状沟、[1]包皮内侧、龟头、阴茎、尿道外口等处,女性则主要出现在阴唇系带、阴唇及宫颈。男性同性恋或双性恋者的硬下痱经常出现在肛门或直肠。也可以出现在嘴唇、舌头、咽部、乳房、手背等其他部位。

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在3~6周左右自行消失,留下浅表性瘢痕和色素沉着斑点。如果采用有效的倾梅治疗,硬下痱子很快就会消失。

硬下疥疮一周后局部淋巴结开始肿胀,也称梅毒性横向,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最常见。淋巴结黄豆到手指头大小,质硬,无自觉疼痛及压痛,不融合,非化脓性,无粘连。如果硬下疥癣发生在其他部位,可以发生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

二、二期梅毒(一)症状和体征梅毒螺旋体沿血行蔓延到全身,症状和体征为二期梅毒。先有前驱症状,后有皮肤、粘膜,少数患者有骨骼、神经系统等内脏器官。[2]

1。前驱症状二期梅毒前驱症状有咽痛、全身不适、头痛、体重减轻、不规则发烧、关节痛、肌肉痛等。

2。皮肤表现为2期梅毒中75%以上患者皮肤损伤。其中以斑疹性损伤和丘疹性梅毒疹最常见。有时性梅毒疹、梅毒性白斑和皮肤附属器有时会损伤。自觉症状不明显。

(1)斑疹性梅毒疹:皮疹数目多,多对称分布,好发于胸腹、双肋部及四肢屈侧。皮损为0.5~1.0cm斑疹,初为淡红色,似蔷薇色,又称蔷薇疹,境界不清楚,充血但无浸润感。今后发展成暗红色,部分疹子不完全褪色。皮疹是孤立的,不没有自觉的症状。未经治疗,斑疹性梅毒疹可自行消退,也可发展为丘疹性梅毒疹。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血清抗体检测能查出梅毒吗?梅毒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是怎样的?》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

阴虱会导致全身瘙痒吗?简单快速杀阴虱的方法是什么?

阴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大多是出现在平时卫生做不到位的人身上,特别是一些男性,有些男性由于在平时比较邋遢,而且有些男性性欲比较高,会比较放纵自己经常更换性伴侣,就容易导致让病菌侵入而引发阴虱。而很多男性在出现阴虱的时候会特别的瘙痒,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所以男性如果在出现阴虱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kepu/cjxb/412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或者SEO名称

http://www.baidu.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这里填写网站名称 某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墨鱼部落格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