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堵塞会自愈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耵聍是指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质,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其分泌物被称为耵聍。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一般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小的或片状耵聍栓塞,可用耵聍钩或外耳道冲洗将其取出。耵聍钩是一种前端弯曲的小钩,使用时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逐渐将耵聍钩向外拉出,将耵聍取出。
若耵聍栓塞较大,难以取出,或患者有疼痛、妨碍听力、外耳道炎等情况时,可先用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日3~5次,3~4日后待其软化,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总之,小的耵聍栓塞可能会自愈,但较大的耵聍栓塞则需要就医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耵聍堵塞会自愈吗》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男37岁耳朵后面2边对称鼓包
鼓包是中文俗称,医学上称为外耳炎或者耳廓脓肿,它是指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耳廓组织炎症反应而形成的一种病变。常见于耳廓皮肤损伤、擦伤感染或中耳炎穿孔后,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耳廓感染。这种情况下,患者耳朵后面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发红、疼痛等症状。一般来说外耳炎分为急性外耳炎和慢性外耳炎,急性外耳炎病程较短,通常在1-2周内可以得到缓解,而慢性外耳炎则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鼓包的症状通常包括耳廓后部肿胀、疼痛、发热、局部皮肤红肿等。对于鼓包,患者首先应该及时就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jibing/waike/49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