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乙型肝炎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它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症,并在严重情况下导致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乙肝病毒最常通过血液和性传播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家庭接触以及共用针头等方式传播。
乙型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在感染后6个月内会自愈,多数患者康复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力。然而,大约5-10%的成人和90%的儿童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患者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无症状,但会持续传播给他人,并逐渐导致肝脏损害。
乙型肝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对它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乙型肝炎》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怎么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的人群。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一般建议每6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2.避免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jibing/neike/51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