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龙淼云 教授
“医生敢‘博一铺’,我们也敢‘博一铺’!”近日,惊险的一幕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上演:96岁的陈婆婆因甲状腺肿物并囊内出血致呼吸困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团队医生紧急集合为其“拆弹”,仅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手术,团队成功帮助陈婆婆脱离险境,目前陈婆婆已顺利康复出院。该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龙淼云教授提醒: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大多数生长较为缓慢,罕见情况下,甲状腺肿物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后可出现肿物迅速增大,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可出现窒息,严重可危及生命。
突发:辗转求医来,高龄患者巨大肿物压迫气管
96岁的陈婆婆多年即前发现甲状腺结节,但因未出现相关症状未行治疗。婆婆患有高血压、脑梗死,需长期口服高血压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久前的一个晚上,陈婆婆突然颈部突然肿大,并伴有疼痛,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治疗后没有好转,于是转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该院急诊科黄都平主治医师、彭吉才主治医师在接诊后立即为婆婆完善相关检查并对症处理。CT检查发现,陈婆婆的甲状腺肿物最大径接近10cm,巨大的肿物压迫气管,气管受压明显变窄(最窄处约5mm)并偏移。鉴于病情较重,急诊科立即请甲状腺外科及耳鼻喉科联合会诊,会诊专家认为气管受压明显,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一面是刻不容缓的病情,一面是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且有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的患者,手术出血风险大、年老体弱术后恢复困难等问题让原本常见的“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变得困难重重。
陈婆婆入院时的肿物情况(右)及CT影像(左)
抽液:缓解险情后,团队和家属共同决定“博一铺”
就在医生跟患者沟通下一步治疗时,陈婆婆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原来100%的血氧下降至85%,黄都平医生当即判断患者气管被进一步压迫。甲状腺外科谭浪平主治医师判断患者为囊内出血加重压迫导致气道梗阻,如行气管切开恐难以短时间内找到气管,因此当即联同科室于伟明医师为陈婆婆行超声引导下左侧甲状腺囊肿穿刺抽液术,抽出20ml暗红色液体,暂时缓解了陈婆婆呼吸困难的险情。
然而,团队一刻也不敢停下继续为陈婆婆开展治疗的脚步。甲状腺外科主任黎洪浩教授详细地研判了陈婆婆的病情后认为,虽然经过抽液后,婆婆的症状暂时减轻,但很快可能因再次积液而加重。因此,这个时间暂时缓解的间隙是手术的最佳时机。
一个小时内,患者的5个儿女悉数到场,团队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后,同时也告知了手术具有高风险性,患者家属经过集体商讨后,当即表示“医生敢搏一铺,我们也敢搏一铺”。
拆弹:精准插管下,医生用“包围法”减少出血
麻醉是手术团队面临的又一道难关:由于气管受压严重,很可能出现困难插管,一旦麻醉后气管无法插入,患者可能迅速出现缺氧窒息,因此需要做好一旦无法插管需紧急行气管切开的准备。麻醉科郭伟兵主治医师凭借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在可视喉镜的引导下顺利为患者置入气管插管。
麻醉科郭伟兵主治医师为患者置入气管插管
顺利麻醉后,新的“难关”又出现了,龙淼云教授介绍,陈婆婆的手术主要有三个难点:一是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急诊手术是一场“遭遇战”。二是肿物大,出血后组织水肿,与周围组织黏连,解剖结构不清晰。三是患者术前用过抗凝药,术中止血困难、术后容易再发出血。
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和准备后,龙淼云教授主刀、谭浪平主治医师作为第一助手为陈婆婆开展了手术。最终,经过细致的操作,凭借丰富的经验,两位医生将巨大的左侧甲状腺连同肿物从广泛血肿的甲状腺区“掏”出来。因患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术区广泛渗血,龙淼云教授采用“包围法”缝合术区,尽量减少术后出血、二次手术的可能,手术仅用一个小时便顺利完成。
手术现场
护航:果断行气切,安稳度过术后恢复期
术后,陈婆婆转入外科ICU作进一步治疗。外科ICU张克林副教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加强呼吸道管理。治疗过程中,因婆婆出现了排痰困难,脱机状态下血氧未能升高,张克林副教授果断给予气管切开置管,经过一周的精心护理,患者顺利转回普通病房。转回入通病房后,陈婆婆恢复进食,并已更换金属套管,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龙淼云教授表示,甲状腺结节,特别是没有症状的良性结节一般被认为不需要治疗,往往被忽视,但肿物肿大到一定程度可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关症状,甚至可能出现阿婆这种急症。因此,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确实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一旦肿物较大出现压迫气管等周围组织,建议考虑手术切除,如果观察过程中出现颈部突发疼痛后继发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到急诊进一步处理。
【专家简介】
龙淼云
外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擅长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微波消融及甲状腺癌的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甲状腺专委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外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疾病分会 青年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甲状腺多学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广州日报第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第九届羊城好医生、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专家。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谭浪平)
以上就是关于《突发颈部肿大竟是甲状腺肿物出血,多学科医生紧急集合为96岁婆婆“拆弹”》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甲状腺乳头癌,恶性肿瘤的‘黑名单’上有名吗?
去年,我的二姑在体检时意外发现了甲状腺上的小结节。起初她并未太在意,但医生严肃的表情让她开始警觉️。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竟是甲状腺乳头癌!那一刻,她如坠冰窖,心中充满恐惧与不安。然而,在医生和家人的鼓励下,二姑渐渐振作起来。她开始深入了解甲状腺乳头癌,发现虽然它属于恶性肿瘤,但并非不可治愈。通过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许多患者都能成功战胜病魔,重获新生。于是,二姑选择了积极的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医生们专业而细心,让她倍感安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jibing/neike/487095.html